民间故事懒汉游手好闲,糊弄村民孩子,但村

故事原创,文中插画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速删)

明朝景泰年间,崇左县有个张家村。张家村后面是连片的大山。

崇左地区全是灰岩,这种地方地里只见石头不见土,所以根本没有多少田地可以种,先前村民们只能靠砍柴,打猎度日,日子非常贫困。

半年前,距村子二十几公里的山里发现了煤,一下便改变了张家村贫困的面貌。煤值钱,全村便组织起来一起进山挖煤。

村民都上山挖煤了

村民都进山挖煤了,小孩怎么办?小孩子要读书啊。

别看张家村不太富裕,但家家户户都挺重视小孩子读书的。倒不是为了别的,单纯就是因为“书中自有*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关键张家村没有学堂,小孩每天要走三四公里路到邻村读书。大人不可能天天往返村里和煤矿上照顾小孩啊,小孩也不可能不读书住到矿上啊。

为了解决小孩读书问题,村长召集村民开了个小会,讨论孩子们的照看问题。

村长的意思是,村里留一个大人照顾这帮读书的孩子的吃饭住宿问题,半年换一次人,每月工钱二百文。

话刚说完一个叫吴三的男子立马喊道:“我来,我来,这半年先让我来。”人群里几个大妈立马呲着嘴摇头。

为啥呢,这吴三是出了名的懒,又懒又滑。

懒到啥程度呢?一次吴三老娘张婆婆去临县走亲戚,临走给吴三做了一锅汤面条,中午隔壁张婶过来借东西,看见吴三蹲在锅边,用手在锅里捞面条吃。

张婶问:“三儿啊,你拿个碗盛着吃啊,哪有喝汤面条用手抓的。”

谁知吴三来一句:“家里没碗筷了,都在盆子里堆着没洗呢。”

这人就懒成这样。都快二十了还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总想着啥时候能一夜暴富。

张婆婆没死的时候,还有人照顾着他,张婆婆死了以后,这吴三的衣服从来就没再洗过。

所以村民一看吴三要争着帮忙管孩子,很多人都直摇头。

吴三这下不高兴了,说道:“咋滴,人还不能有进步有改变啊,我吴三早就不是从前的吴三了。”

立马有村民起哄说道:“吴三,你要不是以前的吴三,就把你那一身衣服换洗一下再说吧。”

吴三听完一脸的臊红,气鼓鼓地坐了下去。

村民讨论孩子的事

但是,除了吴三,再也没村民愿意干这事了。

为啥呢,管小孩麻烦,吃喝拉撒不说,你还怕他出事。小孩子顽皮,一两个小孩子还好,十几个小孩子,你根本看不过来。关键就是一个月两百文比挖煤差远了。

这咋办呢?那还只能让吴三来,但是村长和吴三约法三章,如果一旦发现吴三不认真照顾这帮小孩,就把吴三赶出村子。

这话对吴三的分量够重的,因为张婆婆死后,吴三就是靠着村民各家各户多多少少的接济生活的,你要是把他赶出去,就他那懒样活不了仨月。

吴三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把这帮小孩照顾好。

吴三为啥要抢着干这事呢,还不是因为懒,他又不想出去挖煤。

村民都进山了他连蹭饭吃的地方都没有,但是照顾这帮小孩不一样,每月有两百文,每天还有饭菜钱,拿了菜钱去镇山买吃的,不香么。

不过他发现这事也没那么难办,只要把一天三顿饭准备好放在村里的祠堂就行,农村的小孩一般的事你根本不用管,他们自己就会做。

等村民全部进了山,吴三就开始得意忘形了,拿了钱去了镇上,他要在镇上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吴三到镇上胡吃海喝

至于那帮小孩,吴三早有打算,买了两三百个馒头丢那,谁要是饿,自己去拿就行。

吴三在镇上玩了快一个星期才想起回村,到村里的时候,小孩们都去上学了,给那帮小孩准备的馒头还剩下两三个。

吴三不禁庆幸自己回来的及时,也佩服自己的聪明,于是又赶到镇上买了两三百个馒头。

一天在镇上和村里往返了两次,吴三感觉累死了,决定在村里休息几天再出去玩。

下午的时候,那帮孩子回来了,看到吴三,小孩们惊奇地说:“这一星期咋没看见你人呢?”

吴三懒得理他们,就挥挥手让他们自己去祠堂找吃的,小孩们看到祠堂那两三百个馒头,诧异地问吴三:“今晚就吃这?”

“可不就是这,爱吃吃,不吃滚蛋”吴三骂骂咧咧地说道,吴三想着这都吃了一星期了,也没见你们说啥呀。

第二天一大早,吴三又带着钱去镇上潇洒快活去了。又是玩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回来。

刚到村口,吴三就看见村长和两三个村民从村子里出来。吴三心里想着完了完了,他们咋就回来了呢,正在心里盘算怎么回答。村长他们就已经来到了跟前。

村长笑咪咪地说;“三儿啊,跑哪去了”

吴三眼神飘移躲躲闪闪地说道:“去,去镇里想买点调料,结果也没买到。”

其中一个村民说道:“三儿,干得不错,我们还在山里担心怕你干不好,所以偷偷下山来看看,看来我们是多虑了。好好干啊。”

吴三看到村长带人过来很紧张

说完村长带着村民便上了山。

吴三一脸懵,原来给那帮小孩准备点馒头,不把他们饿死就行。那还不容易,吴三暗自高兴,哼着小曲就进了村。

在村里看到一个叫张小胖的小孩在那堆泥巴,搁平时吴三从不搭理他们,但是今天心情好,吴三对那小孩喊道;“胖胖,今儿你咋没去上学啊,又逃学啊。”

“我们班那先生老婆生孩子,放我们半天假。”张小胖头也不抬地说道。

“村长他们啥时候回来的呀?”吴三想起刚刚出村的村长,便向小胖打听看啥情况。

“今天中午饭前回来滴,刚走。村长还问我来着。”张小胖还是只顾着玩泥巴,头也没抬。

“问你啥呀?”吴三问道。

“问我饭菜咋样,是不是每天都有吃的。我说是,可丰盛了。”张小胖边玩边说。

吴三一听乐了。这张小胖挺有眼力劲。“行,不错啊,哥明天奖你整个卤鸡腿。”说完便准备回家。

“我不要卤鸡腿,我想吃前天那麻辣兔头。”张小胖终于抬起了头,对着吴三喊道。

吴三一边走心里一边乐:“还麻辣兔头,你咋不说你要吃葱爆大虾呢,真是个小屁孩。”

吴三在屋里睡了大半天,天快黑才起,起了床就往祠堂溜达,他想看看馒头还有多少。

可是一到祠堂,吴三愣住了,祠堂桌子上摆了满满一桌子菜,有红烧鱼,有麻婆豆腐,有青椒炒肉,有西红柿炒鸡蛋,还有麻辣兔头,桌子边一大锅白米饭。

吴三以为自己眼花了,这是什么情况啊?

还没等吴三搞明白这是咋回事,那帮孩子回来了,各自拿了碗筷,盛了饭就开始吃,张小胖激动地对吴三喊道:“谢谢三儿哥,你真的给我做了麻辣兔头哦”。

吴三不知道这是啥情况,这饭菜是哪来的,能吃么?想劝这帮小孩别吃,可是咋开口说呢。

孩子们吃晚饭,各自回家,吴三立马跟了出去,走到街角拐弯处一把拉住了张小胖。

问道:“胖,哥问你,你们每天都是吃得这么?”

张小胖摇摇头:“不啊,还吃过大猪蹄子,夫妻肺片,白切鸡,油淋茄子。。。。。。”

吴三问小胖饭菜的事

吴三一听,知道这张小胖就只认得吃,连忙摇脑壳说道:“不,不,不,哥的意思是,你们每天都是吃这种一桌桌的菜么?”

“不啊”张小胖指着吴三叫道:“你自己干的事你不晓得,上星期有一天你让我们啃馒头。”

吴三这才明白为啥村长会说自己干得好了,原来一直有人在替自己干这些事。会是谁呢?吴三一肚子疑惑地走回祠堂。

但这次的惊讶更大,刚才吃完饭的锅碗瓢盆已经清洗码放整齐,桌子地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才半柱香时间,怎么会这么快。

吴三看着祠堂里那些祖宗牌位和画像,只感觉背后发麻,难道有。。。。。。吴三不敢多想,越想越怕,立马跑了出去。

第二天,吴三起了个大早,他要看看究竟是谁。天不亮吴三便躲在祠堂对面的街角看着,祠堂是没有门的,所以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祠堂里跟昨晚离开的时候一个样,桌子上什么都没有,看来是那人还没来。

吴三从来没起得这么早过,蹲了一会便两眼打架头直点。

“三哥,你在这猫着干啥呢?”一个声音叫醒了吴三。原来是张小胖准备去上学,来祠堂吃放看到了猫在墙根的吴三,便叫醒了他。

吴三一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向祠堂,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吃的,有三四个小孩已经在那里吃了。

张小胖要吴三一起去吃饭,吴三慌张地摆摆手,忙说自己不饿。然后慌慌张张地赶回家,关了门躲在屋里。

吴三匆匆离开祠堂

吴三想着,这绝对不是人干的,要不做那么大一桌吃得咋会那么快?那些吃的,到底是啥,小孩子们吃完会不会有事呢。

经过一阵思考,吴三决定鼓起勇气把这事搞清楚。万一这帮孩子吃了不能吃的东西出了事,自己可担待不起。

吴三拿定主意,直接来到祠堂,此时孩子们已经吃完饭去上学了,祠堂已经收拾干净。

吴三把那桌子抬到了院子太阳下,自己就坐在屋檐下看着,吴三想着大白天的我看你妖孽作祟。

这离饭点还早,吴三坐了一会,也觉得无聊,便在祠堂里转悠。吴三发现原来放馒头的大箩筐被人挪到了香案下面,里面已经没有馒头了。

这帮学生天天都有好吃好喝的,那两三百个馒头去哪了?吴三就纳了闷了。

吴三在祠堂溜达翻找了一圈,没啥收获,便又坐到了屋檐下面,还有半个时辰那帮孩子就要回来吃饭了,那做饭的人快要出现了。

吴三知道这是紧要时刻,眼眨都不眨的盯着院子中间那个桌子,看了好久都没动静。

“三哥,吃的呢?”放学回来的孩子进了祠堂,看着吴三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桌子看,可桌子上啥也没有。

孩子们放学回来吃饭了,可今天中午的饭菜却没出现,吴三觉得有点可怕,这难道真的妖孽作祟。看见自己在旁边便不敢出来。

孩子们没看到吃的,看吴三不说话脸上的表情也很怪异,孩子们不知道咋回事。

“三哥可能是这些天照顾我们太累了,每天起早贪黑给我们做吃的,今早我就看见三哥窝在墙角睡着了。”张小胖给大家分析道,其他小孩也觉得说的有道理。

这帮孩子便各自回了家,自己在家踅摸了点吃的。

吴三知道这事有*,但也不能饿着孩子们,于是又跑到镇上打算再买两三百个馒头,可是去的晚了,只剩二十几个了。

先买这些吧,先把晚饭对付了再说,明天大不了再跑一趟。

这祠堂不干净,吴三把馒头放进箩筐便赶紧走了。

晚饭的时候,吴三偷偷去了祠堂外面的街角远远的看着,结果又是满满一桌子饭菜,孩子们正在里面开心的吃着。

这下吴三确定,一定是妖物作祟,这可咋办啊,吴三不禁想起小时候听的那些民间故事,说妖物总是用些树枝杂草或者*虫变成好吃的骗人吃,人要是吃完就会被害了性命。

吴三想到这儿就紧张,村民把这十几个孩子交给自己,但是饿着还好说,要是这些孩子被害了,自己还不被村民打死啊。吴三不禁后悔当初为啥要贪这小便宜。

思前想后,吴三决定明天开始阻止孩子们吃这些来路不明的饭菜。

第二天一早吴三便先去镇上买了馒头和菜,他要开始学着做菜做饭,因为怕自己做的饭菜不能吃,还是买了馒头。

但是吴三回到祠堂往箩筐里放馒头的时候,发现昨天买的二十几个馒头只剩四个了。这是谁吃的,昨天和今早自己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吃的都是那来路不明的饭菜啊,没人吃过馒头啊?

吴三发现馒头少了

老鼠?野猫?不太像啊,那得多少老鼠和野猫才能偷走那么多馒头啊,而且箩筐周围也没见到老鼠屎,猫毛啊。

吴三回想到前几次那两三百个馒头都不见了,难道真是祖宗显灵把这些馒头给吃了,还是这祠堂里有个爱吃馒头的*怪呢?

有妖物作祟,做好吃的引诱这些孩子就算了,又出来一个爱吃馒头的*怪。吴三是越想越怕,决定立刻去请个道士来驱驱邪。

隔壁镇上有个紫阳观,里面的紫阳真人据说是张天师坐下弟子,道术高强,人也热情和善。吴三决定就去请紫阳真人。

紫阳真人听了吴三说的,二话不说便同吴三回到了张家村。到张家村的时候已是晚上,紫阳真人让吴三不要声张,他要暗中调查,便和吴三分开了。

第二天晚上,吴三正在屋里焦急的等消息,紫阳真人推开了他的房门。吴三焦急的询问是何方妖物作祟。

紫阳真人上下打量了吴三好久,摇摇头。说第二天早上带吴三去看。

第二天一大早,紫阳真人就和吴三隐藏在了祠堂对面的街角。紫阳真人交给吴三一个小镜子,让吴三把镜子对准祠堂。

紫阳真人拿出镜子

突然,镜子里出现一个老婆婆,可祠堂里却看不见这个人。

镜子里这个老婆婆一直背着身在忙碌,只见她从吴三放馒头的箩筐里拿出了各种菜各种肉,然后开始清洗加工,但这些只能在镜子里看到,祠堂里什么也没有。

那老婆婆一直在忙,但是很麻利,不一会一桌饭菜就做好了,而此时,祠堂的桌子上果真出现了一桌饭菜。

这时那些孩子已经陆陆续续来到了祠堂,老婆婆就背对着吴三,站着看那些孩子吃饭。

待孩子们吃晚饭,老婆婆又收拾了桌椅板凳清洗了碗筷。

干完这些,那老婆婆又从箩筐里拿出西红柿,鸡蛋,面粉。做了一碗西红柿鸡蛋打卤面放在了桌子上。

这时候,那老婆婆终于转过了身,面带微笑对着吴三招手。

吴三早已泪流满面,镜子里的正是张婆婆,西红柿鸡蛋打卤面是吴三最爱吃的。

“赶紧去吧”紫阳真人推了吴三一把,吴三走进祠堂,泪流满面的吃完那碗面。

镜子里的张婆婆慈祥地望着吴三吃完面便消失了,吴三突然跪在了地上,对着张婆婆站立的地方磕了九个头。

紫阳真人对吴三说,张婆婆虽然已经去世,但是根本放心不下吴三,就一直在这祠堂里徘徊,张婆婆看到吴三要照顾这帮小孩,可吴三根本不会做饭。

张婆婆便给吴三帮忙,吴三连菜都不买,只给这些小孩买些馒头糊弄。

张婆婆和吴三阴阳相隔不能沟通,只能求张家列祖列宗帮忙把那些馒头变成菜。那馒头每天会少就是因为被做成了饭菜。

吴三听完紫阳真人的话,连连扇自己的脸,边扇边哭。想想自己好吃懒做,一事无成,害的自己母亲去世了还在为自己操心,还要帮自己。

从那以后,吴三变了,变的很勤快,没到半年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厨师,张婆婆早已不用再帮吴三给那些孩子做饭了,吴三已经把那些孩子安排在了自己饭店吃饭。

但是每到吴三生日那天,吴三还是会带着两三个馒头回到祠堂。因为那里会出现一碗西红柿鸡蛋打卤面给他庆生。

评论: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不论你在哪里,最牵挂最担心自己的都是自己的母亲,在母亲眼里,我们永远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本文创作于母亲节,有感而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jk.com/afhzp/2031.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