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治愈精神内耗的清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公元年,47岁的苏轼和好朋友刘倩叔到郊外去游山玩水,喝的是漂着雪花的小酒,吃的是春天力刚长出来的廖菜、茼蒿和春笋,说白了就是:野菜就酒,越喝越久。苏轼喝着喝着就不干了,如此美酒佳肴,怎么能不搞首诗纪念一下,要说文豪就是文豪,吃个野菜就能搞几句千古名句出来,于是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此流传开来。

能记住这首词,大抵还是因为最后一句,甚至有很多朋友知道这一句而不知道苏轼的这首词,也是因为这句诗,第一次认识到”清欢“这个词,当然,苏轼不是第一次用这个词的人,唐代的冯贽使用过,他说清欢是”清雅怡适的音乐“。而林清玄先生认为,清欢在苏轼这里便应该是”清淡的欢愉“,试吃野菜是一件平凡而又简朴的事情,能够从中感受到平凡的清欢,正是表达平凡生活的热爱,人生生漫漫又平平,真情总在细微之处,我平凡,我普通,我乐在其中,便是”‘清欢。

野菜咱也吃过,田间苦麦菜,山间的茼蒿菜,臭水沟里的西洋菜,春有春笋,夏有夏笋,冬有冬笋,以前常住农村,常吃这些时,只觉得稀松平常,也就是每年的头一茬觉得怎一个鲜字了得,但随着近年来回村的日子越来越少,再吃野菜时,稍微也有了一些苏、林二位先生品出野菜的清香要更胜山珍海味的味道。

先生说,在现代的生活里,清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说几乎已经没有清欢了,我们的一天总在忙碌,忙于上班,忙于下班,忙于家庭,忙于孩子,忙于人际,忙于关系……真正能够让自己闲下来享受生活的日子越来越少了,而这样的生活,是觅不到清欢的。

当我们好不容易放假了,想去散个步,却因为路上疾驰的汽车望而却步;当我们想要去打个球,却发现球场里被人晒满了稻谷又或是占满了跳舞的大爷大妈;想要去咖啡厅里安静地喝杯咖啡,又总被隔壁桌传来的开黑声(游戏)叨扰;想去观城楼观风景,看到的却总是人山人海,久违的假期里,总是少了以往的那些宁静,纯然安静的日子,成了奢望。

先生说,人在世间,本可以有数种清欢:

第一是,眼要清欢

眼要清欢,却找不到青山绿水了。

我*有一句标语说得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今日之青山,只可远观,不可近赏,如林先生在《清欢》一文中所说,他平日里常去阳明山的白云山庄望台北平地之高楼与人欲,品一壶兰花茶,便可享清欢;去阳明山去北投间的小湖旁,叫一壶小茶摊里的茶,望一眼湖里荷花,便可享清欢。

可是后来他不去了,因为湖里没有荷花了,只有在水里招摇的汽水瓶子;因为湖畔不能躺着了,草地已经被人踏成青泥了;因为登山不能望远了,一不小心就会被行人挤走。在许多年前尚且如此,今时今日更是不敢恭维,去年夏天,旧病初愈,便想着去海边吹一吹风,可随处可见的垃圾和一阵阵扑鼻的恶臭,便让人打起了退堂鼓,本来准备出去玩上几天,最后却成了换个地方在酒店里睡觉,运气不好,遇上隔音较差的酒店,半夜里开黑、蹦跳的声音,不要说清欢二字了,便是一个清了,都不敢奢求。

要想清欢,便要响应建设绿水青山的号召。

第二是,耳要清欢

耳要清欢,却找不到宁静和谐了。

有一段时间住在火车站旁边,久不久传来的火车鸣笛声以及火车轮与轨道的撞击声会让人彻夜难眠,久而久之,也习惯了,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在那段日子里,养成了睡眠浅的习惯,后来,回农村住了一段时间,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清净。

但这种清净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因为附近村子里有个温泉,虽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三俩家温泉酒店,但那时大多都是本地人去泡,最远也就是到县里,人不少,但算不得多,外面来的人,回去酒店里泡,而我们当地人,则回去公共温泉里泡大池,也就是所谓的露天,好处是不收费,不好的就是人比较多,但好在干净,正应了那一句,“温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那个年代,公共温泉的泉水是从泉眼里源源不断涌来的,绝不是如今的一潭死水。

后来,温泉从三四家,变成了五六家,又变成了十几二十家,从小村变成了大村,从大村有往镇的方向发展,人多了,车也多了,以往的小山村有了24小时营业的超市,在寒冬里甚至会从早上堵到晚上,便再也找不到往日里的宁静了。山村里尚且如此,都市里又何须多言?

耳要想清欢,便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是,鼻要清欢

鼻要清欢,却找不到新鲜空气了。

小时候,住在河边,家里没有自来水,也不需要储水,因为河里的水清澈又甘甜,累了困了,到河里把整个头部浸入水中,搓一搓脸,然后再喝上一抔水,便觉得心旷神怡。

后来,河里流入了化肥、农药,鱼开始死了,水草开始枯了,河边总是弥漫着一股百草枯的味道;再后来,村里的养殖场渐渐多了,河里又多了屎尿屁的味道;再再后来,有人在村里办了工厂,水里又多了各种工业废水的味道。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再也看不见底了,只看见那绵延着不知多少里的淤泥,当然,还有那无法消除的恶臭,昔日的“母亲河”,成了臭水沟。

虽然后面有相关部门整治了,但是有一些东西,一旦污染,就不再。和河流一起变臭的,还有空气,柴静笔下的雾霾,随处可见的工厂黑烟,虽然不像过去那么严重,钢铁厂的锅炉永不停歇,火力发电站的高塔仍有黑气冲天,化工企业开始了战略转移,即便是有很多人在努力,但曾经留下的积弊,一日可除否?

鼻要想清欢,便要贯彻落实生态发展理念。

第四是,舌要清欢

舌要清欢,却找不到廖茸蒿笋了(统称野菜)

我们家厨房调料种类可以说屈指可数,油盐酱醋糖,再无其他,可是来我们家吃饭的客人却没有不说好吃的,所谓大道至简,清淡方可显出食材的本来味道,且不说那些高档的食材,广东名菜白切鸡便深谙此道,吃的就是个原汁原味,再沾点新鲜的姜葱料汁,便胜过无数精雕细琢的做法。

可今天的很多饭店,想要吃一些清淡小菜,可谓是难如登天,清一色的就是多油、多酱、多盐、多味精,这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了。油烟气越来越重只是口感的变化,但今年来那些屡屡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才是我们舌不能清欢的根本所在,酸菜是用土坑踩出来的,罐头是是最次等的肉类做出来的,油经过了地沟的考验……这样看来,多油多盐多酱似乎并无不可,当食材不够,酱料来凑,食材的本来味道没有了,酱料的味道自然而然就成了上佳之选,是也不是?

当眼、耳、口、鼻上的清欢都已难觅时,清欢何处可以寻呢?

清欢之所以好,在于载体随处可见,无论是惊涛海浪、还是一潭死水,心安处便可以有清欢,所以先生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常思一二”,如果看到长虫觉得害怕,不妨吃了它;如果觉得在KTV里嘈杂,不妨引吭高歌;如果觉得空气混浊,不妨在日落*昏时出去散散步,享受那一天之中相对最清新的空气;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最好的,选择相对好一点的,不就很好了吗?

清欢能有几许,取决于你的执念有几许,心宽了,路也就宽了,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如果实在觉得举世皆浊的话,那就唯你独清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jk.com/afhzp/2007.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