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道上海经典名菜,谁是你心中的NO1

浓油赤酱的红烧肉,

藏着无数上海人对家的感觉。

吃红烧肉有个真理,

纯精肉可不行,

一定要肥瘦相间,

没了肥腻的油脂和磨人的卡路里,

简直就相当于没了灵*!

做红烧肉需要火候功夫,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加上酒、酱油和糖,

红如玛瑙,色泽透亮,

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一碗红烧肉摆上桌,

呼哧呼哧可下饭了!

上海人对腌笃鲜可是格外偏爱的。

“腌”,就是指腌制过的咸肉,

“鲜”,就是新鲜的肉类,

“笃”,就是用小火焖煮。

当然,腌笃鲜里面还少不了笋的加入,

春笋或冬笋都可以,

肉借笋之鲜,

笋以肉而肥,

两者是一对互补的好搭档。

腌笃鲜关键在于“笃”字,

美味需要时间和耐心。

待到汤白汁浓,

肉质酥肥,笋香脆嫩,

那是地地道道的江南风味!

油爆虾颜色喜庆,

红红火火的,

常常能给餐桌增添一抹亮色。

虾的营养十分丰富,

最适合贪吃又怕胖的人。

做油爆虾一般选用体大肉多的河虾,

入锅前 剪去虾的须钳。

略带甜口的酱汁浸透虾壳,

虾壳松脆,虾肉软糯,

甜中带点鲜味,

整道菜散发着浓郁的虾香和油香,

即使重油也无油腻感,

小身材有着大味道!

白斩鸡又名白切鸡,

在本帮菜的菜谱里,

白斩鸡常年稳居冷菜排行榜里的霸主。

上海人非常喜欢吃鸡,

尤其是白斩鸡,

小绍兴、振鼎鸡、泰煌鸡……

都是沪上家喻户晓的牌子。

肉色洁白,皮呈金*,

皮滑肉嫩,清爽鲜美。

蘸鸡的酱油也很关键,

入口鲜,回味甘,

夹杂着葱和姜的香味,

蘸了调料的白斩鸡

味道更有层次更有灵*。

*鳝,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水产品。

它的肉质鲜美柔嫩,

很具有滋补的功效。

炒制完成的鳝丝,

淋上热油,

只听到“刺啦“一声响,

因此得名“响油鳝丝”。

鳝鱼微腥,

可加入白酒、料酒等提前腌制,

星星点点的蒜末和胡椒粉也要多放些,

待冒着热气的响油鳝丝出炉,

一定要趁热赶紧吃,

没有骨头,是老少皆宜的美味。

八宝辣酱最早由炒酱演变而来,

之后加入了猪肉、鸡肉、豆腐干、花生等8种食材,

大大丰富了其中的口味。

现在八宝辣酱已成为上海人的家常菜,

各家各户都有专属自己的味道,

但大体都是色泽艳丽、口味偏甜、不算太辣。

一吃八宝辣酱就容易停不下来,

看准了动筷,

一口笋丁,再来一口肉丁,一粒花生米……

心急的直接用勺子,

一舀一大口。

八宝辣酱是一道万能菜,

上得了年夜饭台面做年菜,

也能进的了面馆做面浇头,

还可以作为夹馒头的内料,

真是各显神通。

水晶虾仁,

听名字就知道它晶莹剔透的外表。

它曾经被评为“上海 名菜”,

所以摆上桌是很有台面的。

水晶虾仁的口味清淡,

软中带脆,弹性十足

在各种上海人浓油赤酱的菜肴中,

颇有几分小家碧玉的秀丽和精致。

一般水晶虾仁不加任何配料,

吃的就是它的原汁原味,

若实在觉得太淡,

可以蘸一下镇江香醋,

也别有一番风味。

上海人办家宴时,

总有那么一两道菜,

一上桌就能引起小骚动,

光盘得最为迅速,

糖醋排骨便是如此。

将排骨解刀成小块,

一口一个,

放进嘴巴砸上一圈,

将骨头来回啃到雪白方才罢休。

酸酸甜甜的滋味谁不爱呢,

反正它能让我想起妈妈的味道。

如果这时候有一碗白米饭,

那就堪称完美了。

这些美味诱人的本帮菜展现了上海的迷人风采,

当然,上海好吃的菜还有很多,

若真要整个排名,

估计大伙儿吵上三天三夜也不休!

你最喜欢吃什么本帮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jk.com/afhzp/1170.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