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客家菜师傅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
鸡肉是一道常见的菜肴,
特别是在各类宴席中,
鸡肉必不可少,
正所谓"无鸡不成席"!
在客家菜中,
鸡的做法有许多种,
白切鸡,
便是其中最普通的一种,
却又是最经典的一种!
食材讲究必须选用优质土鸡白切鸡又名"白斩鸡",
其以保留原汁原味为特点,
皮脆肉滑,口感 ,
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清朝时期便已经有了,
"太羹元酒之味"的美誉!
"白切鸡要的就是那股"鸡"味,所以这道菜的选材特别关键。"蔡妙华是兴宁市水口镇的一位客家菜厨师,从厨三十多年来,白切鸡是他经常做的拿手好菜。为了能做出更加原味正宗的白切鸡,蔡妙华坚持挑选当地农户养殖的走地鸡,月龄必须超过10个月。如果遇到品种较好但不够月龄的鸡,他便会买下来放在自家院里,每天用米糠、稻谷、米饭、菜叶、虫子、青草等喂养。"这样的鸡肉口感紧实、有嚼劲,脂肪少且肉香味浓。"蔡妙华说。
用心烹饪保留最原始的美味蔡妙华介绍,做白切鸡时,先将宰杀好的生鸡挂起,晾干其表面上的水分,然后在鸡肉表面抹上少量的盐,再放入锅中蒸熟,中间不添加任何佐料。
"大多数人用冷水下锅煮熟,但我对比几种做法后发现隔水蒸熟后的鸡肉口感 ,味道最香浓,能保留它最原始的美味。"
恰当地掌握好火候和时间,是做好这道菜的关键。“先用大火蒸十五分钟,以保持鸡腔内外温度一致,然后再用小火慢蒸,直至鸡肉刚好熟透为止,以鸡腿中的骨髓仍微带血色为 。”蔡妙华说。
鸡肉蒸好后,还不能急着切块,需等它自然冷却,才能让其口感留在最脆嫩的 。“摆在盘里先晾一会儿,能让它蒸发掉多余的水分,鸡肉和鸡皮在冷却过程中慢慢紧缩,就能获得皮脆肉嫩的口感了。”蔡妙华说,待鸡肉完全冷却后,将其切成大小匀称的块状,盛入碟中并砌回鸡型,配上蘸料即成。
传统佳肴最独特的家乡味道用好食材和传统烹饪技艺,
做出来的白切鸡,
表皮淡*发亮、肉质嫩白,
配上粗盐或蘸料一口咬下,
香浓的汁水从肉层之间微微爆出,
吃起来皮滑肉爽,满口飘香!
蔡妙华在兴宁市水口圩镇开了三十多年餐馆,这间看似普通的小店,每天却能迎来不少慕名前来的食客。“许多客家人习惯把白切鸡称为‘盐蘸鸡’,因为大家吃白切鸡除了用蘸料以外,更喜欢蘸粗盐,这样吃起来更香更入味,肉质更加爽滑。”蔡妙华说,这种最传统的客家菜肴总能让人百吃不厌,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回乡后不仅要到他店里吃白切鸡,外出的时候都不忘再打包几份带给同事和朋友分享。
想不到一盘,
最普通、最家常的白切鸡,
要做出独特的美味,
也是有这么多技巧的。
今天涨知识了,
你们学会了吗?
不如今晚,一起来吃鸡!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大埔人网。
(无需下载,不占手机内存,安全可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