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鸡在家禽届绝对是王者的段位。
不仅体现在餐桌上,也体现在日常的粤语文化交流中。
有种错过叫“走鸡”
有种点心叫“糯米鸡”
有种环境叫“静鸡鸡”
有种人民币叫“一蚊鸡”
有种被淋湿叫“落汤鸡”
有种十拿九稳叫“冇走鸡”
有种遇事慌张叫“拜神唔见鸡”
广东人好吃鸡,也一直有着“无鸡不成宴”的传统说法。至于对于鸡的痴迷到什么程度呢?套用网络上一句很火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广东”,由此可见一斑。
手撕鸡、白切鸡、沙姜鸡、盐焗鸡、咸香鸡、葱油鸡、豉油鸡、荷香鸡、窑鸡、荔木烤鸡......只有你说不出,没有广东人做不出的烹调方式,少说也有几十上百种。每个广东人心中都有一种关于鸡最神圣的吃法,无关对错,不分高低。
白切鸡沙姜鸡盐焗鸡豉油鸡窑鸡手撕鸡荷香鸡鸡的吃法有千万种,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和爱好!但是广东人对于吃鸡的唯一执念就是:“要有鸡味”!这是广东人吃鸡最简单也最崇高的追求。所以为什么白切鸡在广东会成为主流的烹饪方式之一,就是因为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鸡肉的原汁原味。鸡肉色白、鸡皮色*,芳香细腻,甘腴丰美。
这也是为什么广东人嗜鸡如命,但是到了外省却很少吃鸡。一方面,因为饮食各异,其他很多省份鸡的做法喜欢加上很多的调料,失去了鸡本身的味道;另一方面,广东人对走地鸡的追捧也是其他省份所不能及的。走地鸡肉质紧实,滑嫩;圈养的饲料鸡肉质则相对较柴,松软。
走地鸡在广东,有三大名鸡,也有四大名鸡,更有十大名鸡的说法。各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不相让。颇有华山之巅决胜负的味道。但无论说法如何,在广东,被公认的名鸡主要有清远鸡、龙门胡须鸡、封开杏花鸡和湛江鸡;堪称广东名鸡四大天王。
一、清远鸡
清远鸡有着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是清远宝贵的农业地方品种资源。“清远鸡”俗称清远麻鸡,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7个优质品种之一,因母鸡背羽面点缀着无数芝麻样斑点而得名。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清远鸡”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清远麻鸡品质特优,用途广泛、烹饪不受单一限制,被名厨称为文武鸡,蒸、焖、炖、炒、烤均可成为上肴,是妇女坐月、病弱、冬季保健进补、喜庆宴席的首选珍品。
清远麻鸡生产量低、饲养期长,母鸡年产蛋仅80-95枚,肉鸡上市饲养期长达-天,肌肉脂肪沉积适度,肉质鲜美,鸡味浓郁,使人食后尚觉喉腔甘润。
二、湛江鸡
产于中国大陆唯一的北热带海岸、雷琼火山岩地貌的湛江市肉用型良种鸡,称为湛江鸡。湛江鸡是具有毛*、爪*、皮*的特点的三*鸡。
曾有“名震雷州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之美誉。
正宗的湛江鸡选自湛江吃谷米和草长大的农家土鸡,其生长速度慢,这样的鸡肉质纤维结实,易积聚养分。做好的鸡外表金*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浓郁,再加上一碟香油蒜汁蘸料,“惹味”得很!
三、封开杏花鸡
封开杏花鸡,广东省封开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封开杏花鸡其体型小、体质结实、结构均匀、被毛紧凑、前躯窄、后躯宽、体形似“沙田柚”。它骨细皮薄、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吃起来有清、鲜、甜、爽、骨香之感。
海拔米以下林木与饲草丰富,水源优良,光照充沛的松山草地或果园。宰前断食24小时,自由饮水。
清朝,封开杏花鸡被列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
四、龙门胡须鸡
龙门三*胡须鸡,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门三*胡须鸡肉厚雪白,胸尾油多,嫩滑不腻,皮脆适口,味道鲜美。
年5月20日,入选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广东人在吃鸡这件事上,有着深邃的爱意。随便抓一位老广问:“今晚煮什么菜啊”?回答你的答案大概率会是鸡。
可怕的是,周一到周日,答案如一。
这也是广东人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