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忘不掉的过年味道

01

长大以后,总喜欢怀念过去。

记忆是有温度的,即便我们不去回想,它们也一直安放在我们的心里,散发着热量。

当现实的忙碌和冰冷让我们心力交瘁之时,记忆便会用自己的温度,温暖我们的心房,让我们不惧未来,不惧前行。

一年到头,又快要过年了。

进入成人世界后,春节好像变了一种味道,变得有些沉重,有些顾虑,有些压力,有些怅惘,让人不希望面对。

可童年时的春节味道,仍是让人难以忘怀,是乡愁,还是对过去的眷恋,我说不清。

02

我只记得年幼时的春节,热热闹闹,欢欢喜喜,鞭炮噼里啪啦,家里堆着一包一包的年货,吃不完的甘蔗和橘子,架子上晒着一条条亮晶晶、油滋滋的腊肉腊肠,香喷喷的白切鸡,饭桌上由于太肥而少有人碰的扣肉......

小时候过年时,除夕前几天是最忙碌的,大扫除、搞卫生、包粽子,冬天的水把我双手冻得红通通的,不过忙着忙着,竟也出了汗。

等我和姐姐把家里的卫生搞完,母亲总会像个班主任似的巡视一圈进行检查,然后一一点出做不到位的地方:

窗槽不干净,不锈钢还有水渍,鞋架里有灰尘,茶杯洗了没擦干......

等母亲一一指点完毕,我们才发现,刚才的活都白干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大扫除经验,我得出一个结论——在做卫生方面,谁也别想让母亲竖起大拇指。

03

到了除夕当天,一大早起床就被母亲催着要早一点洗澡洗头,因为大年初一可不能再洗澡洗头了,否则一整年的运势都不会顺。

下午三四点洗好了澡和头发,换上新衣服,穿新袜子,接着就拿一副春联到门口贴好,在门正中再倒着贴一个“福”字。

尽管每年都是我和姐姐负责贴春联,可每年贴的时候,总还像第一次那样,壮着胆子跑进屋里问母亲:

“妈,哪条是上联啊?上联是不是贴左边?”

这时母亲总会略带愠色地说:

“哎呀,这书都读到哪去了......”

接着一边在围裙上擦着双手,一边走出门外指导我们贴春联。

等我们把一切都已准备停当,母亲也做好了一大桌饭菜,全家人围坐在一个圆桌子旁,开始吃年夜饭。

打一个清汤火锅,放入红薯粉、猪肉片、白萝卜、生菜、鱼丸等,其他菜不外乎是芋头扣肉、清蒸鱼、蒸腊肉腊肠等,白切鸡是绝对少不了的,这是母亲的最爱,可我们都不爱吃,这时候母亲总会说:

“你们哪知道什么叫好吃,什么叫不好吃咧。”

然后骄傲地夹起一块白切鸡肉,不容分说地放到我们碗里,要求我们一定要尝尝。

04

吃罢年夜饭,剩下的任务就是等春节联欢晚会了,有时候母亲和姐姐在厨房洗碗筷,时不时又探出头来问:

“开始没,开始了可要叫我们啊。”

我就守在电视机前,如同背负着一个重大的使命,看着中央台的倒计时,当倒计时还有两分钟时,我就挥舞起右手冲她们大喊:

“快来快来,要开始了。”

等晚会一开始,支持人一亮相,母亲一边剥着橘子,一边点评说哪个主持人又比去年年轻了,哪个又显得更老了。

我们几姐妹一边看节目一边发表讨论,这个明星是谁,那个小品的包袱低级又无聊,这个武术节目还不错,功夫厉害着咧......

往往是我们讨论的声音完全盖过了节目的声音,虽然听不到电视里说的啥,却还是被大家的言论逗得哈哈大笑。

而只要京剧戏曲节目一出来,我们便上厕所的上厕所,喝水的喝水,切水果的切水果,留下母亲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舞台上的戏曲演员咿咿呀呀地唱着,说:

“这哇哇唱的什么呢,听也听不懂。”

05

等到凌晨十二点,随着主持人喜庆的倒数,新的一年也就来了。

窗外家家户户如同约定好了似的,一瞬间所有烟花齐放,鞭炮齐鸣,轰轰隆隆,一时电视机里的声音也就再听不清了。

这时我和姐姐们早就上了楼顶,只剩母亲在家里一一把窗户关好,挡住外面的浓烟。

站在空旷的楼顶,一时间整座城市的烟火在我们眼前绽放开来,环绕着每一个人,无论转身向哪一面,总有一朵朵绚烂的烟火在天空盛开,让人应接不暇。

“快看这边。”四姐叫我,我转过身,果然是一大片的缤纷,“看啊看啊,这边也有。”五姐叫我,我又连忙转身,又一片绚烂的色彩把夜空点亮。

我们几个人开心得手舞足蹈,一年到头,唯有这一天,唯有这几分钟,这个世界的烟火是最让人沉醉的。

06

烟火看完,回到家里守岁,今晚是不用早睡的,一家人围着炭火,说着家长里短的话,看着联欢晚会凌晨之后的节目,一坐就坐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慢慢回屋睡去。

而大厅的灯是不能关的,它要从除夕亮到初一,再从初一亮到初二,它还要为我们照亮这新一年的征程和道路,一定得是宽敞而明亮的。

大年初一早晨谁也不能赖床,这一天要是赖床了,一整年都是懒惰散漫的。

我们早早地起床,见到长辈的第一面即要大声说吉祥话,“新年好”“恭喜发财”“身体健康”,这时母亲便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个红包,笑眯眯地说“好,读书聪明,读书聪明”,然后一一分发下去。

这一整年大人的辛苦劳累,长辈和孩子之间的矛盾隔阂,好像只在这一瞬,就全都消解了。

07

后来不知从何时起,大年初一的红包就变成我们递给母亲了,这时母亲就不再说“读书聪明”的话,而是开心地点头,不时说“好好好,个个都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而在我后来的印象里,正是从母亲的这一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起,这个春节也就大致结束了。

随后大家吃过饭,闲聊一阵,也就都带着孩子散去了。

小时候盼过年盼了整整一年,长大后的过年却短暂到只有一顿饭的时间。

烟花鞭炮的声响也渐渐远去,曾经浓浓的年味啊,怎么就变得那么淡了;

曾经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啊,怎么不知不觉地,竟一个一个地都要远去了。

人生聚少离多,能够相聚时仍是要好好珍惜,即便相隔千山万水,只要可以,在过年时是一定要回到家人身边的。

看看逐渐老去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说说话,谈谈这一年的收获和进展,摸摸下一代孩子的脑袋,给他们讲一讲,我们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和记忆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jk.com/afhgx/2023.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