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精彩激烈的龙舟赛
充满传统的龙舟故事
还少不了的就是龙船饭!
龙船饭,顾名思义
是扒龙船日子里的饭菜
旧时,龙船饭是煮给扒仔吃的
现在的龙船饭则是节日的盛宴
呼朋唤友前来品尝叙乡情
在番禺人的心目中
龙舟饭乃是“重要之物”
有着“吃过龙船饭,
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
好意头!
龙船饭
作为珠三角围餐文化的重要一环
体现的是血脉联系、宗族回归
与村民内部的向心力
扒手们享用一顿龙船饭
获得的不仅仅是体力的补充
还有精神的鼓舞
而石楼村这碗有情有义的龙船饭背后
则有着更悠远的回味~
屏山一村万人龙船饭昨日刷屏
昨天从下午到晚上,近2万名市民齐聚番禺区石壁街屏山一村,观赏扒龙船,共享席龙船盛宴,场面壮观,人气爆棚!
位于番禺区石壁街道的屏山村,拥有悠久的“屏山龙船”龙舟文化传承,除了村中“红须、白须”两艘老龙舟(有八十多年历史)有着“群龙长者”的美誉,每年在屏山涌上的游龙活动也是一大看点,异常热闹。
6月7日下午2点,屏山涌两岸已经站满了驻足围观的街坊,河面上则有龙舟健儿齐心协力扒龙船。多艘龙船穿梭嬉戏,所到之处,浪花飞溅,锣鼓喧天,鞭炮不断,吸引了街坊发出阵阵惊叹与吆喝,纷纷为之喝彩助兴。
据屏山一村书记郭建湛介绍,每年端午节游龙会景都是本地村民喜闻乐见的活动,适逢端午正日,更是有9艘龙舟齐聚屏山,共庆端午。
下午6点,华灯初上,屏山一村张灯结彩的龙舟饭现场,逐渐喧闹起来。过千张统一色系桌布、凳椅的大圆桌已经分成6队,依次排开,村民与受邀的街坊扶老携幼,笑容满面共赴宴席。
以上3图由谭若锋老师友情供图
此图由摄影家友情供图
据了解,屏山一村的龙船饭已延续了20多年,是村中端午节“压轴大戏”,以万人共享龙船饭的盛大规模而享誉番禺。
今年更是按照一队、二队、三队、四队、虾春基七队、八队共设宴席,由5个厨房过百名厨师现场炮制美食,款待各方亲友。
以上4图由谭若锋老师友情供图明虾、盘龙鳝、烧肉、白切鸡、罗汉斋、明炉烧鹅……来自南番顺酒家的大厨们,精心烹调出的各式传统龙舟美食,分量足味道鲜,以千份计在备菜区长条桌,堆起了一片菜山肉海,光是远看就已极具视觉冲击力,让街坊食指大动纷纷拍照打卡。
据郭建湛介绍,过去龙船饭主要是慰劳扒龙船的健儿而设,如今随着随着生活富裕起来,龙船饭则成了端午节里的欢乐盛宴,村民会邀请各地亲朋好友前来聚餐叙情。
沿着长约1公里,宽近50米的龙舟宴会场一路走来,街坊们笑意盈盈,趁着这一端午假期,下箸大快朵颐品尝龙舟菜,共品九江双蒸美酒,举杯饮胜叙情谊,寄寓了蒸蒸日上的好意头。
一份龙船饭串联两条村
每年农历四月廿九这一天,番禺区石楼村东约都会载着最早煮好的龙船饭送到莲花山脚下的渔村卫星村,让村民先品尝,这其中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
农历四月廿九一大早,石楼村东约村民就开始忙碌了,他们在制作龙船饭——"大乌龙"龙船饭,这是因为东约的龙船叫大乌龙的缘故。菜式主要有番瓜煮肉片、冬瓜煮鸭、白米饭、萝卜片干汤、龙船茶等。
大约10点30分,龙船饭一出锅,就按照不同菜式分别装入不同大盆里。15分钟后,小车就将几大盆饭送到了位于莲花山脚下的卫星村,它曾是一个渔村。
车队一进村口,就看到村委会门前早已站满了等着领取龙船饭的村民,场面非常热闹,村民都争相来品尝这有特色的龙船饭。
根据传统习俗,民田区龙船是从来不去渔民的村和沙田区,因为渔民和疍家没有龙船。那么,石楼村东约为何要去给渔村卫星村送去龙船饭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据了解,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石楼村龙船文化活动重新兴盛,但是由于之前村里的龙船被损坏掉,村里没有长龙扒,村民又顶不住龙船瘾,石楼村东约的扒仔只好去莲花山渔民村卫星村扒小船过瘾。
渔民见石楼村民这么热爱扒龙船,就找了个机会请大乌龙龙船组的几个话事人一起来商量,当时渔民在一家小食店请大乌龙龙船组的人吃饭,其中有一道菜叫马鲛蛋,有些在世的龙船组老人说味道好得至今难忘。
桌上,大家一拍即合,大乌龙龙船组请求该村出手相助,于是渔民帮助找来一条大青坤甸木复做了大乌龙龙船,大乌龙也是番禺比较早复做的龙船。
为了感激卫星村村民帮助复兴龙船,每年农历四月廿九这一天,石楼村东约都会把 出锅的龙船饭送给卫星村来享用,这顿饭是石楼村的感恩饭。
大乌龙船饭注重简朴和健康
据了解,在物质不是很丰富的年代,饭菜矜贵,没有鸡、鸭、烧肉、鲍鱼,大乌龙龙船饭只有三个简单菜色,而且没有酒喝,只有茶或冬瓜水。这些饭菜都是地道本地口味,不时不食。
◆ 道菜:头菜炒豆豉和姜:用钵头装着,这个菜色旧时是必有,重点是祛湿气,扒仔在龙船的时间长,时雨时晴,沾了湿气后吃这个菜又香又散湿气,而且够经济。
◆第二道菜:冬瓜煮虾红:听闻这是最正、 味的一道菜,虾红由麻虾制作出来,在麻虾生跳跳的情况下,煮到半生不熟状态,然后用筛摊开它,用大灶未熄尽的炉火灰来烘干,加工程序都要有耐性,制作到肉松化。以前干货店有售,煮冬瓜最惹味。
◆第三道菜:豆角炒猪肉或豆角粒
后来,经济社会发达了,各地各村的龙船饭也随之丰富多彩,但石楼东约大乌龙龙船饭还是相对俭朴和健康,没有大鱼大肉,吃的是意头胜意,村民祈求吃过龙船饭后身体健康。大乌龙龙船饭虽然简朴,但凭着"大乌龙"的威名,一直很出名。
龙船饭
作为珠三角围餐文化的重要一环
体现的是血脉联系、宗族回归
与村民内部的向心力
扒手们享用一顿龙船饭
获得的不仅仅是体力的补充
还有精神的鼓舞
无论是设宴的村民
还是赴宴的街坊
自豪与喜悦
值得举杯饮胜
共庆端午假期!
整理丨糍粑鱼
来源丨广州日报、微社区e家通钟村在线、番禺日报
记者丨肖桂来、王建毅、李波
部分图片丨陈文杰、王建毅
▼往期精彩回顾▼“粤韵番禺抖起来”区域互动赛即日启动!千元旅游大礼包等你来拿
紧急!7天10名孩子身亡,番禺家长这事千万注意!
痛心!三岁女童15楼坠下,邻居含泪逐楼敲门找家长!
刚出生20天的宝宝拍完艺术照,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联系小禺儿:
pyxye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