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的江南水乡,总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梦。落到具体上,则是一座座沉淀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有人曾说,若把西塘比作小家碧玉;把乌镇比作大家闺秀,那么,南浔则是留洋归来的十三姨,优雅大气中还有那么一点儿叛逆。
南浔,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处,是民国最富庶的江南古镇。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我就是冲着这句话专程驱车赶往南浔古镇,开启一段江南浔梦之旅。
沉浸式夜游
傍晚时分,我们驱车来到南浔古镇,一座崭新且辉煌的牌坊出现在眼前,正中黑底金字写着“中国魅力古镇”。
说起“南浔”名字的由来倒也有些意思。在南宋初年,因河而得名,叫做浔溪;后来浔溪南面的人因经营生丝生意而发家致富,并构建了一座座大宅、花园、会馆,一时间浔溪南岸商铺作坊林立,于是更名为南林;到了南宋淳佑年间正式建制时,就从浔溪、南林这两个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把镇名定为南浔,并一直沿用至今。
初次来到南浔古镇,尽管心中满怀期待,但又没急着去探寻,而是要等天黑了再走出民宿的门。
之所以选择晚上去看。原因之一是我就住在景区里,选择了一家可以枕水而眠的民宿;其次是因为晚上不要门票。南浔古镇门票元,其中包含九大景点的入内参观,但晚上18:00以后,早上8:00之前是可以免费进入景区的,只是不能进景点内参观而已。也正因如此,南浔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夜色之下的模样。
天色渐暗,我们缓步走出民宿,沿着浔河,寻着灯光而去。远远地望见半圆的通津桥两岸炫彩多姿,让寂静的夜晚一下子沸腾了起来。美轮美奂的洵溪两岸笼罩在一片霓虹灯的霞光中,放射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00:48随着唯美的音乐,通津桥下维妙维肖的水幕灯光秀,把南浔古镇的浓浓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水秀变幻莫测,屋檐木窗之下,水波摇曳着身姿,烟雾弥漫其间,加上暖色灯光渲染,让本就朦胧的夜色,变得更加迷离。此时的我感觉伸手就可触摸到漂浮而来的云雾,所谓的天宫仙境也莫过于此吧。
我坐在河边的台阶上,河中的倒影犹如一条条精美的彩带,像是布匹,又像是彩虹,感觉时间都静止了,美得出奇,美得令人诧异。
灯光璀璨,河水闪闪,凉风徐徐,沁人心脾。虽然我不太喜欢过于华丽的装饰和灯光,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它所呈现出来的美。
再美的景致也抵不过生理上的需求,于是,我们决定先去美美地吃上一顿后,再全身心地沉浸到南浔的梦境中。
前行不远,又见一座石拱桥——泰安桥静静地矗立在夜幕中,对岸的照壁上写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
漫步青石板路上,忽然感觉四周安静了许多,时间似乎也慢了下来,江南水乡独有的静谧在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路两边的店家都不争不揽,不喊不叫地静静地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更坚守着百年的传承。
在寂静的夜色中,一家散发着橘*色暖光、不起眼的小店引起了我的注意。再仔细端详才发现,原来吸引我的竟然是,大敞着店门后的那写满菜品的4块小黑板。
最终,根据排名,选择了小桥私房菜,首先点了离开南浔就不能成活的南浔名菜——绣花锦。
这道青菜看似普通,可却大有典故。原来,这并不是普通的青菜,相传,越王勾践将美人西施送给夫差。西施受命前往吴国,途中她想让自己变丑一些,便在南浔的河水中将脸上的胭脂香粉洗了个干干净净。老农像往常一样挑水浇灌青菜。没想到,浇了西施洗过胭脂的水,青菜的样子一夜间就变了:颜色更绿了,叶子变软了,而且还长出了好看的花纹。老农感到奇怪,拔了几棵拿回家炒了吃。令人惊异的是,竟然满屋的香气,口感特别鲜嫩糯软,跟以前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了。而且吃过以后,皮肤也变得光洁细嫩了。于是,这道菜就成了有名的“美女菜”。后来,皇上品尝后赐名“绣花锦”。
来到在太湖上游的南浔,餐桌上自然少不了一条上品太湖白鱼。南浔的大小餐馆中,通常都有这一道太湖白鱼,而做法也以清蒸为主,毕竟这么鲜嫩的鱼肉,如果用调料过度烹饪,那才是暴殄天物!
白鱼是淡水鱼的名贵品种,一般都比较小,越大越贵,我们点的这条已经算是挺大了。这种鱼鱼肉格外的鲜嫩味美,不过,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白鱼相对的鱼刺细且多。
遗憾的是浔蹄卖完了,换成了白切鸡和清炒马蹄。4个菜,元,这对于景区内的餐厅来说,算是实惠的。
美美饱餐一顿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漫步古镇中,只见夜色下的南浔亮起万家灯火,如同点点星火,河面上的房屋波影忽显忽隐,风火墙层层向外顺延,沿着河道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
五光十色的灯光,点亮了南浔的梦。岸边的长廊僻静清幽,我们行走其中,如同陷落如诗如幻的梦境。
南浔的夜是美妙动人的,沿河两岸房屋里的灯光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更为古镇平添了几分夜的神韵。
这个水乡小镇,在无所不在的水的投射之下,更显得隐隐绰绰,仿佛一个纯真的少女,羞涩而坚定地向世人展示属于她豆蔻年华的美丽。
乘着朦胧的月色,聆听着哗哗的水声,吱吱呀呀的摇撸声,望着被两岸五彩灯光映照得如同珍珠般晶莹的水面,尽数将依水而筑的民居,风格独特的拱桥,婆娑摇曳的大树收藏进怀中,勾画出一幅独特的画卷。
一树盛开的粉色桃花,一堵跌宕有致的白色马头墙,一席幽蓝深邃的夜空,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真实长卷。
蓦然间看到,粉墙黛瓦的墙上赫然刷着“生记粮栈”的字样,旁边还用墨汁写了一个大大的“米”字,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苏童的小说《米》。
不远处则是很霸气的“南北杂货”、“浙宁茶食”的字样,一派旧时的店铺的痕迹。
借着昏*的灯光,我看到一处写着“顾丰盛丝行”的字样。这是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
南浔周边是著名的桑蚕之乡,南浔古镇也是靠丝绸贸易繁盛起来的。丝业会馆是丝绸商人议事的地方,建于——年,其系清末民初南浔丝业公会的办公场所,主体大厅“端义堂”气宇轩昂,为南浔现存最高的厅堂建筑。
此时平静的水面倒影着每一片瓦,每一面墙,每一个人的故事,让人分不清哪里是生活,哪里是梦境。
南浔古镇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特色。
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张石铭旧宅前,只见粉墙黛瓦上红灯串串,清水碧流依旧,只是南来北往的船只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张氏旧宅建筑群集东、西方建筑、文化、艺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堪称江南第一民宅。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的大宅院。虽然是大宅,外表却落落无华,素白的高墙上打开一方门洞,就是院门了。
宽阔的河道,长廊红灯,古宅绿荫,河道两岸依然演绎着数百年来的人情世故。
如今素白高墙之上还张贴着六神油的黑白广告,房间里陈列着温婉江南女子的系列瓷板画,将一个活灵活现的民国生活呈现在眼前。
夜晚,这水墨画般的建筑披上了五彩缤纷的外衣,活灵活现的龙舟、茶馆、石板浮雕赫然出现在墙体上,在四周灯光的配合下,俨然成了一条时空隧道,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画面带领我们进入另一方美妙的天地。
这时,裸眼3D影像在张石铭故居的外墙上呈现出当年张石铭府宅的车水马龙,四方来客考察辑里湖丝的繁荣场景,且不时转换宅中西方风格厅堂,众人谈笑风生,歌舞升平,宾主尽欢的乐融场景,完美地演绎出民国时期商之南浔的不亦乐乎。
跨过素白高墙上打开那一方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广场上四只铜质大象,一个大戏台赫然出现在眼前。
老话曾言:“湖州一城,不抵南浔半镇”,足见南浔之富足,而南浔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手中。这里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指的是镇上的江南四巨富、八位大富以及众多的财主。
离开四象广场(我起的名)后,我们沿洵溪继续前行,忽然一挂瀑布赫然出现在小桥下,原来这是灯光营造出特效,再配以哗哗的水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游船驶来,桥下瀑布骤停,游船顺利驶过。望着游船行于江南秀丽的水上,我的心绪回荡在南浔的千百年古老岁月中······
伴随着万家灯火亮起,夜色下的南浔给人的感觉更古了,那深厚的底蕴随之流露而出。
站在岸边,向远处望去,只见灯光装扮下的老房子,时而像是一幅油画,时而像是一幅水彩画,抽象与唯美同在。
随手一拍,水面倒映着灯火、民居、行人,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
南浔的夜是那样的静谧,走在河边,看着两岸微微洒洒的灯光,听着鱼跃水面的声音,闻着河中那股特有的清香·······这里的一切都令让我无比留恋。
00:34乘一艘小船,驶进南浔的夜色中······
眼前是自由欢畅的鱼儿,身旁是四处飘舞的泡泡,耳中是不觉得赞美之声······仿佛身处于诗情画意之中。
离开热闹的主街,南浔的夜一下子安静了,四周的色彩也清淡了,一河的风景记载着古镇的沧桑,诉说着水乡的故事,也晕染着眼前的桥影烟波如水的夜色。
柔柔的灯光照亮了白墙青瓦,水面上也倒映着鲜亮暖*的颜色,站在石拱桥顶俯瞰这两岸如梦似幻的夜景,仿佛置身于梵高笔下流动的油画中。
站在桥上,回望走过的路,只见古镇灯火阑珊,河水蜿蜒。鹅*色的灯光透过屋檐映射在水面上,发出梦幻般的光芒,也为墨色的房屋穿上了金边衣裳。
沿河继续前行,游人渐稀,不远处廊桥卧波,翠柳摇曳。
三步两回头,我边走边看,边看边想,不知不觉来到了三岔路口,路口有三座桥,分别是治国桥、廊桥和洪济桥。我向左走,来到了廊桥,惊喜地发现,此刻从廊桥看到的便是水乡惊艳之美。
风平浪静,水静如镜,南浔的夜是那样的安静,水面没有一丝波澜,倒影着这座古镇的历史与现实。
此时我才发现,桥是古镇的眼。
一个巨大的石拱桥映入眼帘,半圆形的石拱与水中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皎洁的灯光在其周围,像是一轮明月,确实让人沉醉。
那拱桥、青石板路透露着古韵悠然,那绿荫青瓦里散发着清新自如,且在夜色之中才更显这般的幽静。
转身眺望古镇尽头,一片泛着幽幽*光的民居,完整地倒映在静静洵溪中······如此的景象让我感觉古镇更古了,那深厚的底蕴也随之流露而出。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过晚,百间楼的灯光已经关了,无奈之下,只得恋恋不舍地返回民宿。
走在小街道上,很是惬意。随着深夜的来临,街道两边的店门已经关闭了,唯有屋檐下的灯笼还亮着,仿佛整个世界都睡着了,唯有一对牵手前行的老人,将美好诠释得淋漓尽致。
南浔之行,让人难忘,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给人一种安逸之感。特别是夜晚,那是一种活着的江南古镇之美。真的很美,甚至美到词穷的地步。
南浔的夜色给我的感觉,不仅是美的,这种美更像是梦境,让人不愿醒来。寻美梦,梦南浔。夜晚的南浔,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真可谓,南浔不难寻。这里是明代书法家笔下的“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的南浔,也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南浔。这里春光那么好,南风温良,一切都来日方长。
若是你也来过南浔,却没看过这里的夜景,那下次再来南浔时,那水晶晶的南浔夜景,一定就不要错过!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四十)江南封面,众里南浔》
往期回顾:
「原创」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三十八)水上越州,书香圣地
「原创」烟花三月,开着电车下江南(三十七)水上越州,爱情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