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温稍稍降了一些,阿聪也就很本能的想要找一些温暖、滋补的东西来吃。
恰好有粉丝推荐一家,名叫大龙凤鸡煲的店,该店是以猪肚鸡为招牌的店。
阿聪搜索了一下这家店的资料,发现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情况:在某点评上,这家店的评分真的很高。口味、环境、服务、食材四项,全都去到了4.5分以上;不过,再细看底下的评论,却发现好评、差评两极分化。
而给出差评的网友,多数都在说他们家的猪肚和鸡不好吃。一家以猪肚鸡为招牌的店,竟然被人喷猪肚和鸡都不好吃?那么,它的高分又是怎么得来的呢?阿聪决定去测评一下。
充满广州人的回忆
广州人中意吃鸡,光是鸡煲的花样就有很多,噱头满满的网红店、街坊口碑好的老店、无招牌的旮旯小店...
大龙凤第一家门店于年3月在北京路南关开业。广州人本来就喜爱吃鸡,遇上这么一家做鸡做得好、广府文化又丰满的店,自然一发不可收拾!当时每天饭点等位等上2、3个小时是也是一种常态。
后来年,面对日益增加的租金和对这栋民国建筑的保护,大龙凤作出了不续租北京路店的决定。虽然在别的分店也能吃到一样的味道,但街坊们对北京路店的情意结还是非常深。
所以开在了商场粤海仰忠汇5楼,这家新店的装修一眼看上去似乎跟别的分店无异,但其实暗藏了许多小细节,处处都在向老店致敬。
门口外设立了南关戏院、永汉电影院、天字码头等附近经典景点重现。值得一提的是,该店均以粤剧舞台为设计主题、帅旗、,头冠、戏服、花鞋等这些粤剧文化的重要元素,充满了广府粤剧文化。
这家店把广府文化的元素重新包装、融合,变得新奇趣致。坐在这样的环境里吃着老广最爱的鸡煲,真的过瘾。
无鸡不成宴
这家店为何取名叫“大龙凤”呢?在广东地区的人们认知中,大龙凤就是“做大戏”,其实,大龙凤源于粤剧剧团,因剧团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群策群力,演绎一场场精彩大戏,如今寓意一群人分工合力唱一场大戏,一群人一起做好一件事。
这家店把工作的所有人比喻为一个大舞台,他们的鸡煲只是一个道具,大家共同演绎自己的角色,正如他们如何演绎自己的精彩鸡煲。
广东人最喜欢吃鸡,“无鸡不成宴”,平日吃最多的就是姜葱鸡、白切鸡、水晶鸡等这些比较传统的做法,在大龙凤里,不再是传统的搭配,例如接下来要介绍的猪肚鸡煲,最适合爱吃鸡的广州人。
猪肚鸡煲
秋日来一锅暖胃暖心的猪肚鸡煲最合适不过,我们在一些餐厅上吃大部分猪肚鸡感觉是猪肚和鸡是分开煮的,并没有感受到“包”的意境。但是这家店,是真猪肚“包”鸡。
将整只靓鸡包在新鲜的猪肚里,还原了这道美味地道的做法,就这一点看,广州的绝大部分猪肚鸡火锅店还真的没做到。
把猪肚鸡切好放入锅内等待汤开了,揭开锅盖,只闻香气阵阵并未有“臭”味来袭。细碎的红枣枸杞随意的铺撒。不过实话实说,分量确实是少了一些,四个人吃,吃完之后阿聪觉得不是很饱。
话说回来,吃着道猪肚鸡煲一定要喝第一道汤。散发着浓浓的胡椒味的原汤妥帖入胃,让你感受仿若火炉般的暖意。
猪肚即使久煮也不烂,猪肚独属“臭”香味先攻击味蕾,随之而来的是丰腴的汁水及弹牙的口感,越吃越上瘾!鸡肉嫩香不柴,只可惜吃不惯粤菜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汤的味道太淡,需要细细品尝才能品出来的。
腊味煲仔饭
腊肠与米饭是最佳搭档,米饭吸收了腊味的精华和酱汁完美混合以后,散发着锅巴的焦香,实在是太诱人,不知不觉一锅饭就扫光了,只可惜分量太少,酱油没什么特色。
龙趸片
吃完猪肚鸡煲以后,剩下的汤汁拿来煮熟龙趸,龙趸的分量挺多的,龙趸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很好的药理功能。
斑鱼皮和一般鱼皮不同,没有腥味,是鱼皮中的极品。龙趸鱼皮较厚,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
,夹起一块细看,半透明的鱼皮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果冻,在筷子间微微的颤动。
它比一般的鱼皮爽脆度升了好几级,入口软中带爽,远非想象中一味软趴趴的口感。由于鱼皮胶质丰富,一块上好的龙趸皮质感有如花胶扒。
龙趸最肥美鲜嫩的位置,要数鱼腩,基本上一条龙趸上桌,龙趸腩是第一时间受到重点攻击的对象。
这里的肌纤维紧实丰富,口感尤其正。龙趸鱼肉质鲜美、紧实,味道鲜美,吃起来相当过瘾。
阿聪食记
论食物出品来说这家店还是可以的,并没有网上评价的那么差,但是价格方面确实是偏贵,而且味道确实偏淡,全靠调味料。
大家有没有吃过这家店呢?欢迎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