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吃鸡魔都最好吃的8只鸡,撑起中国美

春节期间

想必每家每户的餐桌上

都可以组成一部美食神话

虽然东西南北有所差异

但有一种食材必不能错过

没错,它就是鸡

过年吃鸡,大“鸡”大利

俗话说的:无鸡不成宴

鸡年伊始,一起吃遍全国各地的鸡

白斩鸡白切鸡大盘鸡宫保鸡丁

三杯鸡叫化鸡汽锅鸡小鸡炖蘑菇

光是一只鸡,就能撑起中国美食地图

白斩鸡

白斩鸡是上海地区传统名菜,从前上海人过年,怎么也要想办法弄一只活鸡,做成冷盆白斩鸡,才能撑得住除夕家宴的台面。

上海人吃白斩鸡,会配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姜蒜酱油料,形状美观,皮*肉白,肥嫩鲜美,简直完美。

“说起白斩鸡,要数小绍兴”,这已成为了许多上海人的口头禅。由于小绍兴是精选上海浦东一带所产 的“三*鸡”,质量好、味道鲜美,深受喜爱。“小绍兴”也成了上海久负盛名的名店。

店铺:小绍兴

  

2.水烧开,手提鸡头,将鸡身放入水中浸烫,3秒钟后提起,再次放入水中浸烫,如此反复,使鸡腹腔内外温度一致,注意每次浸烫时间不要太长。

3.用煮鸡的水,将整只鸡放入锅中浸泡,盖上锅盖,注意水一定要没过整个鸡身,20-30分钟捞出。

  

4.将煮熟的鸡立刻放入冷水中浸泡,如果想效果更好可以用冰水浸泡,10分钟后凉透捞出,将鸡身控干,水沥干。

  

5.姜去皮,剁成碎末,搅打使姜蓉更细腻,如果喜欢也可以自制酱油调料或者红油调料。

6.把鸡切成大小均匀,也可以捞出控干后,在鸡外身涂抹一层芝麻油,看上去更加润泽*嫩。

宫保鸡丁

说到宫保鸡丁,那可是真厉害了,它不像是白斩鸡白切鸡,只是上海广东两地人之间的争执,宫保鸡丁引发的是四川、山东、北京、贵州四地之间的矛盾,各自都认为是自家的招牌菜。

多数传说中,将宫保鸡丁的创始人认为是清末官员丁宝桢,他曾被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也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自制私房菜,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一起下锅爆炒而成美味。色泽赤红诱人,酸辣可口,这道菜也为此得名。

到如今,一口鸡丁一口花生,不晓得是多少四川人的终身爱好。

店名:渝信川菜

  

2、榛蘑去除杂质和根部,用清水淘洗干净,温水泡30分钟,沥干待用;

  

3、炒锅烧热,放入2大匙油,待油烧至6成热时放入鸡块翻炒,炒至鸡肉变色,水分收干;

  

4、放入葱、姜、大料、干红辣椒,炒出香味;

  

5、加入榛蘑一起炒匀;加入酱油、糖、料酒,将颜色炒匀,加入浸泡过榛蘑的水和开水烧开;

6、加盖转中火炖30分钟左右,至鸡肉酥烂,汤汁收浓(中途要注意查看,防止鸡肉黏锅), 用盐调味,装盘即可。

叫化鸡

和其他鸡不一样,叫化鸡鸡听着难登大雅之堂,土里土气,还有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泥煨鸡。

关于叫化鸡的传说也是极有意思:在常熟虞山脚下有一个叫化子,一连几天都没有讨得饭食,无意中偷了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炊具二无调料,只好把鸡宰杀后掏出内脏,糊上泥巴,堆积些败枝松叶点火烤了起来。待泥巴烤得发*,往地上一摔,鸡毛随泥巴一起脱落,香味扑鼻四溢。

后来这道叫化鸡为世人如法炮制。金庸老先生大概也是位老饕,其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最为想念的,同样是 次见面,*蓉撕给她的那半只带着鸡屁股的叫花鸡。为此,现在多地都有名为“洪七公叫化鸡”的餐厅。

店名:川福老灶房

  

2、用刀背敲断翅骨、腿骨,颈骨时,不能损伤鸡皮,要使整只鸡的鸡皮完整。

  

3、在网油外再包荷叶,防止鸡烤焦,又增加荷叶香味。

  

4、用酒坛泥包裹捆扎鸡时,把泥平摊在湿布上,约厚1.7厘米,再将鸡放在泥中间,把湿布四角拎起紧包,使泥粘紧粘牢,然后揭去湿布,再用包装纸包裹即成。

  

5、在煨烤时,有的用烤箱,而有用炭火。如用炭火煨烤,一般将鸡放在架上,紧贴炭火煨烤,每半小时翻动1次,约需4小时可煨烤熟透。

汽锅鸡

汪曾祺曾专门撰文,要为昆明的汽锅鸡搬个金牌。“如果全国各种做法的鸡来一次大奖赛,哪一种鸡该拿金牌?我以为应该是昆明的汽锅鸡。”可见其对汽锅鸡的喜爱,出现在他笔下的食物,也常常是些平易近人的食物。

汽锅鸡的做法也是独特,先得有汽锅,然后才有汽锅鸡。用密封的陶制汽锅装好鸡块,放入大锅,蒸煮三小时,水汽升腾缭绕,光闻着就有说不出的鲜甜。

看似简单的汽,其实暗藏原理,锅中间有一个中空的喷管,蒸锅的热气输上来,将食物灼熟, 限度地保持着鸡肉的原鲜滋味。难怪汪曾祺大赞:“最存鸡之本味也。”

据说,中美建交时,周恩来总理招待尼克松也有这道汽锅鸡,尼总统毫不掩饰自己:“想连锅一起吞下去。”

店名:茶马颐苑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jk.com/afhgx/412.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5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