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湛江生活过一段时间,或者曾在湛江过过春节,都能感受到湛江过年的习俗真是多而有趣。那么湛江过年有哪些习俗呢?习俗一:有些菜和水果不是买来吃的,是买来“压年”的。每到春节前几天,湛江市面上的蔬菜和水果好像突然就多了起来。而有好几种带着根和叶子的蔬菜以及带有叶子的桔子是人们过年必买的,而且不是买来吃的,而是买来“压年”的。一般人家,都会在春节前一两天,赶到市场买上带叶的桔子(最好一串连着的)和带根的生葱、生蒜、红萝卜、生菜、火筒菜、香菜、慈菇等,这些都是“压年”的法宝。在年三十吃完饭后,人们会用红绳子绑着这些法宝挂在门口、房间的床头、神堂、灶头等位置,寓意大概是指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聪明、会算数、发财就手,多生儿子(慈菇就是表示生个带把的)、家族兴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等。一串“压年”用的桔子生菜香菜香葱生蒜胡萝卜这些“压年”的法宝,从年三十晚开始挂上去,然后直到正月十五过后,才会拿下来,称为“压年”。一般那些菜和桔子到了正月十五过后,大多已经不能吃了。买带叶的桔子和带根的生葱、生蒜、红萝卜、生菜、火筒菜、香菜、慈菇等“压年”是流传多年的过年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如此做,所以每到春节前夕这些菜和桔子卖得特贵。比如生蒜今年就卖到了15元一斤。真是应了那名话“蒜你狠”。可是由于这是习俗需要的,再贵也要买,没有办法啦。习俗二:换香灰每到春节前夕,市场上就会出现一包包香灰卖。菜市场路边有人在卖香灰这些香灰一般是用木糠或谷壳烧成的灰,是放在香炉里插香用的。为什么市面上会出现这种东西呢?当然是因为市场需要。湛江过年有一个习俗是一定要把家里香炉里面的旧香灰换掉。在很久以前,每到年三十晚,拜完祖先后,由族里的长辈负责更换提前烧好的新香灰。那样年初一拜祖的时候就可以用上新的香灰了。香灰一般都是家里长辈亲手制作,寓意是继承香火,人丁兴旺。后来,受“新人新做法”的影响,越来越少的人亲自做香灰了,大部分人都是选择从市场上买香灰。今年的香灰一袋才3元,大家觉得直接买非常方便省事。习俗三:拜神必备大阉鸡每到年三十,湛江人几乎每户人家都会买一只大阉鸡拜神。(因此,每到年末,大阉鸡是最贵的,如今年年二十八的时候,大阉鸡卖到了90元一个。)市场上90元一只阉鸡也被疯抢这只大阉鸡的双脚会被弯曲到鸡肚里,然后跟一刀猪肉、一只鸡蛋一起被放在锅里加水煮熟。大阉鸡、猪肉、鸡蛋会拿去拜神,拜祖。拜神拜祖的鸡等到吃饭的时候,会将大阉鸡放进汤锅里泡热,再捞出来白切,蘸酱油吃。这就是湛江民间家常菜——有名的“白切鸡”。如果白切鸡吃不完,人们会将剩下的鸡肉加酱油加糖炒入味留着正月初一再吃,正月初一吃的这碟剩下的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隔餐鸡”。“隔餐鸡”由于炒得入味,吃的时候,感觉比年三十的更香,更好吃,虽然还是同一只鸡。所以在湛江有一句话是湛江人们常说的:“隔餐鸡最香”。习俗四:大年初二,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在湛江,按照过年习俗,大年初一这一天,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大年初二才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而且必须带着丈夫小孩一起回娘家。回娘家的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必须是在娘家拜过神和祖先,并烧了炮后,才能进门。由于大年初二是“开年”,要做”开年饭“,又加上要热情款待女儿一家,娘家人自然要做大餐,所以包括鸡、大鱼、大虾、鲍鱼等以及有好意头的菜肴肯定是必须上桌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大团圆,欢欢喜喜的,过的正是平常人家最幸福的日子。习俗五:初三“赤口”不出门在湛江,初三这一天,湛江人一般都不会出门拜年。因为初三这一天,湛江人叫它“赤口”。“赤口”这一天很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避免招惹口舌是非,湛江人一般会趁机在家休息一下,睡睡懒觉,或陪家人看看电视或,聊聊天。以上就是湛江过年的一些习俗,不知你们哪里,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