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文化长廊在中国,鸡到底有多少

在中国吃鸡

eatchicken

中国的版图,像是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在鸡头上,小鸡炖蘑菇是东北人过年时招待女婿的标配,当地流传着“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断*”的说法;最西北的鸡尾处,新疆沙湾的大盘鸡最适合大块朵颐,连拌的面都得是裤带粗的宽面,让人望之顿生豪迈。

到西南,云南人的汽锅鸡匠心独具,用蒸汽“提炼”出鸡肉的鲜甜,连老饕汪曾祺也念念不忘;而东南方,在如同一片羽毛的宝岛台湾上,烤鸡屁股被称作“七里香”,是各大烧烤店里最受追捧的存在……

从数量上看,全世界的牛、羊、猪加起来,也不如鸡多;而从吃法上讲,中国人对于鸡肉的处理方法,花样门类之丰冠绝寰宇,可谓南北皆不同、东西各相异,甚至千家万户,都能诞生独特的风味。

今天的文化长廊我们来聊聊从鸡头吃到鸡屁股,中国人到底多会吃鸡?

《事事关心》吃鸡04:58来自熟年广播

白切鸡·广东

从地图上看,不管是位置还是形状,广东省都很像一只大鸡腿。

广东人也不曾辜负“鸡腿省”之名,在吃鸡这件事上讲究颇多。在他们手中,每只鸡都要经历一番精致“理疗”,变得皮滑肉嫩,才能安心上桌。

最为经典的吃法白切鸡,是给鸡做的传统“水疗”,最能体现广东人对“鸡有鸡味”的追求。要达成这一点,使用高品质的食材是先决条件。嘴刁的广东人做白切鸡多用三*鸡,以肉质嫩滑、骨软皮脆的湛江鸡为上品,清远人则更偏爱用本地的清远麻鸡。特别是其中放养在田间地头、广东人称之为“走地鸡”的土鸡,打小在外四处觅食,练出一身紧致肌肉,口感更是绝佳。

口水鸡·四川

川渝做鸡则在配料上下足了功夫。

白切鸡入巴蜀之地,立即挂上了一层鲜红披风,名字也剽悍起来,唤作“白砍鸡”。乐山人郭沫若追忆少年时代,说“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又让其多了一个“口水鸡”的别称,其后做法稍有变更,却都少不了一勺红油画龙点睛。

炼红油是个技术活。选辣椒面讲究配比,最好一半是二荆条,一半是朝天椒,香气与辣味可并重。待油温升高,先入姜、蒜炸香,关火后倒入辣椒面搅拌,再根据各家口味放入盐、糖、酱油等调味。待鸡腿肉煮熟切块后,红油泼洒而下,再撒上一把葱花、芝麻和花生碎,望之已令人口水直下。

醉鸡·浙江

“醉菜”以醉虾、醉蟹出名,相比于虾与蟹,鸡肉少了几分生鲜,而多了几分醇厚。绍兴的花雕酒是醉鸡的灵*,将鸡腿骨肉分离后,紧实的鸡肉以盐与花雕酒腌制,鸡骨则凿碎与几味香料一同煲汤。

腌成的鸡肉水煮则易丧失筋道口感,须上锅蒸熟,鸡汤中再倒入醇厚*酒,冷却之后,才能将鸡肉泡入,在冰箱中经一昼夜入味。

冷藏的环境保持了鸡腿肉的质感,易挥发的酒气则激发了肉香,花雕独特的风味渗入其中,使得口感醇厚悠长。切成片后作为下酒菜,不知是酒醉人,还是鸡醉人?

三杯鸡·山西

江西的三杯鸡里,则藏着一份家国情怀。

相传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天祥被俘之后,曾有江西同乡的阿婆入狱探望,提了一只鸡一壶酒,当场杀鸡以三杯米酒煨制成馔,为其送行。此后几经改良,“三杯鸡”的配料变成了一杯酒、一杯酱油和一杯猪油,同样不放一滴水,以小火慢炖,力求原汁原味。而菜肴背后的民间传说,则寄寓着人们对忠臣名将的追思,历久弥新。

后来,客家人将三杯鸡带到台湾,以麻油或香油取代猪油,加入香料“九层塔”和红葱头,成为了当地的一道经典名菜,享誉世界。

美食中藏着的民族大义,也一脉相承,横贯海峡两岸,产生出崭新的诠释而熠熠生辉。

中华四大名鸡

淮河以北,随着铁路交通的兴盛,河南道口烧鸡、山东德州扒鸡、辽宁沟帮子熏鸡和安徽符离集烧鸡这四位“鸡中翘楚”逐渐脱颖而出,名声如同列车的汽笛,响彻四方,世人称之“中华四大名鸡”。

“四大名鸡”的地位,首先归功于它们产地所在的位置都很特殊。

山东德州和安徽宿州符离集都位于京沪铁路线上,当这条线还叫做“津浦铁路”时,它就已成为交通枢纽;沟帮子所在的辽宁锦州,则坐落在沈海铁路与沟海线的交汇处;而河南安阳的道口镇,同样处于道清铁路和京广铁路的交叉点上。

贯通四方的列车带来庞大的客流量,也使月台上的餐饮生意应运而生。在那个随绿皮火车悠悠前行的年代,摇晃局促的空间、百无聊赖的时间、味同嚼蜡的干粮,成为一代人出远门的记忆。这个时候,车窗外小商贩们挎篮里的烧鸡,就是旅客们一路风尘中最好的慰藉,往往一售而空。

而“四大名鸡”之所以能成为火车出行的最佳伴侣,还仰仗于它们独特的制法和绝佳的风味。

在车站走马观花式的挑选中,烧鸡首先凭借动人的卖相和扑鼻的香气,力压其他“火车美食”一头。鸡肉焯水之后,细细刷上一层褐色的饴糖,再入锅烹炸,使得鸡身通体金*,油光发亮;捞出油锅,再丢入各色香料调配的老卤水中炖煮,赋予了整只鸡浸入骨髓的芳香,尤其在封闭的车厢中,一人吃鸡,往往引得全车厢人食指大动,争相购买。

蔡澜说,鸡肉最没有个性。确实,相比于牛肉的嚼劲,猪肉的香气,鱼肉的鲜味,鸡肉本身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更不用说像羊肉那样“两极分化”,爱者嗜之如命,恨者畏之如虎,从无中间选项。然而也正是这种中正平和,朴素包容的特点,使得鸡肉拥有无限的可能,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所以,其实“没有个性”,本身就已经是鸡肉最鲜明的性格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ingjk.com/afhgx/2473.html

冀ICP备2021021479号-15

当前时间: